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点击数:644 | 发布时间:2024-12-29 | 来源:www.cheyunhui.com

    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化学复习重点在于理解,要想把化学学好,第一要复习一些要紧的化学常识是必要的。

    1.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一


    1、金属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法:以单质(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容易见到的金属矿物: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

    2、金属的冶炼:(以CO还原Fe2O3为例)

    1、实验原理:Fe2O3+3CO==2Fe+3CO2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玻璃管有淡蓝色火焰。

    3、含杂计算:将混合物水平转换成纯净物再计算。(纯净物水平=混合物水平×水平分数)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条件:铁制品与空气、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2、预防铁生锈的手段: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耐腐蚀的铬或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3、保护手段:

    ①预防金属腐蚀;

    ②收购借助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④探寻金属代用品

    2.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二


    1、状况: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3.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三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水平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备的水平叫摩尔水平

    单位:g/mol或g、mol-1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水平或相对分子水平、

    6、物质的量=物质的水平/摩尔水平

    4.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四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相同种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_、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是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_、不饱和羧酸及其酯、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卤代烃、醇钠、酚钠、羧酸盐、酯类、二糖、多糖n)、蛋白质、油脂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与醛、二元羧酸与二元醇、二元羧酸与_、羟基酸、氨基酸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制苯磺酸制酚醛树脂、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2悬浊液反应、酯的水解、二糖水解、淀粉水解。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CH3+Cl2—CH2Cl。

    15、常用有机辨别试剂:新制Cu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葡萄糖、麦芽糖、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

    18、容易见到的官能团及名字:—X、—OH、—CHO、—COOH、—COO—、—CO—、—O—、C=C、—C≡C—、—NH2、—NH—CO—、—NO2

    19、容易见到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不是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卤代烃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很多黑烟的是:C2H2、C6H6

    25、是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

    26、是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五


    1、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个时候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渠道无关,假如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6.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六


    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_氧化物、_氢氧化物进行有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判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看重。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剖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来自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考试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类晶体结构一样的没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种类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7.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七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容易生锈,但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_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Fe3O4+4H2

    8.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八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在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况”,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况。

    化学平衡的移动遭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原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一般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可以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化学平衡状况的特点: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况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况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况时,各组分的浓度维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维持肯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打造新的平衡。

    判断化学平衡状况的标志:

    ①VA=VA或nA=nA

    ②各组分浓度维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用颜色不变判断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水平不变

    9.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九


    1、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况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况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不同: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

    在肯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况,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原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益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备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益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

    6、电离常数:

    在肯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

    表示办法:ABA++B-

    Ki=[A+][B-]/[AB]

    7、影响原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10.化学高中二年级要点下册笔记 篇十


    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借助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