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点击数:709 | 发布时间:2024-12-29 | 来源:www.nnntw.com

    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学习新常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常识,一定会累,所以应该注意劳逸结合。

    1.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一


    1、状况: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2.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二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3.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三


    1、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个时候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渠道无关,假如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4.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四


    1.结晶和重结晶:借助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多数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离别。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通过热的CuO;C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需要被药品吸收:N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很难直接离别,加药品变得容易离别,然后再还原回去:Al3,Fe3:先加NaOH溶液把Al3溶解,过滤,除去Fe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3。

    5.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五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困难在电极上放电。

    ②惰性材料作电极时:

    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6.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六


    亲电取代反应

    芳香烃图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一样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发生卤代的时候,若是上述催化剂,可发生苯环上H取代的反应;如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侧链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应用:辨别。如:辨别:苯、己烷、苯乙烯。。

    硝化:与浓硫酸及_存在的条件下,在水浴温度为55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可向苯环上引入硝基,生成硝基苯。不同化合物发生硝化的速度同上。

    磺化: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可向苯环引入磺酸基。该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在酸性水溶液中,磺酸基可脱离,故可用于基团的保护。烷基苯的磺化产物随温度变化:高温时主要得到对位的产物,低温时主要得到邻位的产物。

    F-C烷基化:条件是无水AlX3等Lewis酸存在的状况下,苯及衍生物可与RX、烯烃、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向苯环中引入烷基。这是个可逆反应,常生成多元取代物,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C正离子的重排,常常得不到需要的产物。该反应当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不可以进行。如:由苯合成甲苯、乙苯、异丙苯。

    F-C酰基化:条件同上。苯及衍生物可与RCOX、酸酐等发生反应,将RCO-基团引入苯环上。此反应不会重排,但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也不可以发生。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结:连接给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大于苯,且连接的给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大;相反,连接吸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小于苯,且连接的吸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小。

    7.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七


    化学电源

    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8.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八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减少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达成的。

    浓度的影响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肯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升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实际转化的比例。

    压强的影响

    ΔVg=0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况不变。

    ΔVg≠0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假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向可以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9.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九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减少温度、增大压强或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高压既有益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施的需要也高,故压强不可以特别大。

    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离别出去,能维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合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实际转化的比例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探寻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合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使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10.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要点笔记 篇十


    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备的能量是物质固有些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H。

    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O2=H2O;ΔH=-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况:固态、液态、气态、溶液。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