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儿童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将来,所以学前教育的进步则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进步,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但政府财政投入规模紧急不足一直制约着国内学前教育的健康进步。柏檀等(2012)在对国内学前教育资金分配的研究发现,国内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而且生均预算内学前教育事业费大大低于其他非义务教育的水平,学前教育在经费投入上一直遭到不公正待遇。虽然国内婴幼儿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加,但其占比在世界教育经费总量中只占1%,同时在这有限的教育经费当中长期只有1.3%的部分才被用于学前婴幼儿教育的进步建设,可见政府在婴幼儿园建设进步上的财政投入是多么不足。
研究者觉得当代中国学前教育事业进步遇见的最大瓶颈和制约原因就是政府财政投资的欠缺。广大婴幼儿园特别是一些乡镇农村的婴幼儿园和民办婴幼儿园,均处于筹资来源少,经费紧急缺少的近况。与发达国家婴幼儿园相比,国内婴幼儿园园所硬件条件常见较差,设施设施紧急老旧缺少。社会福利保障和薪资待遇水平的低下也是婴幼儿教师的流动性极高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资金的缺少婴幼儿园不能不减少办园本钱,不少婴幼儿园也不能不聘用资质不合格的教师并缩减教师数目,导致园内班额过大,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办园效果低下。政府投资少又很难获得社会资金,婴幼儿教师倦怠感常见偏高,恶性循环。
学前教育具备肯定的角逐性和排他性,婴幼儿园若想提升教学水平,改变教学环境,办园本钱一定随之上升,那样婴幼儿园的开办者也会通过提升价格的方法保持收益,这将排除掉那些支付不起成本的婴幼儿家庭。但若学前教育全部由政府投入建设,一定会引起一些寻租行为的出现,所以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过程中难免在每个环节出现资金浪费、效率低下、分配不均等政府失灵现象。这不只会致使行业垄断,也会产生教育资源短缺、民众享受不到与纳税额成正比的学前教育服务等现象。而且,虽然这类年政府已大力扶持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建设,仍有很多棘手问题没办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如资金投入规模总量长期不足且效率低下,城乡分配不均衡,市场混乱,家庭和政府分担不合理等,这类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大婴幼儿群体,严重干扰国内学前教育的进步。
2、加强学前教育事业财政投入的新模式剖析
既然从原有政府财政投入中非常难获得多余资金用于学前教育事业进步建设,那样不如跳出原有财政补贴模式,另辟蹊径,探寻新的学前教育建设进步的资金来源。研究者觉得有两种途径、五种资金可以作为学前教育进步资金的新来源,补贴政府在婴幼儿园财政投入上的缺口。
第一种途径,设立代记账户,新生儿的爸爸妈妈每年义务性地向该账户内缴纳肯定资金,缴纳年限截至孩子进入小学为止。代记账户顾名思义,政府将每年生的新生儿统一在中央银行打造一个账户,缴纳金额的比率需依据每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和资产拥有量来拟定,过于困难的家庭无须向该账户缴纳资金。
缴纳的资金作用与功效:一是用作该家庭婴幼儿入园的所有成本,也就是婴幼儿家庭无须向婴幼儿园缴纳任何成本即可入园就学,直到婴幼儿结束婴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为止,在婴幼儿园产生的所有成本如保教费、住所费、伙食费、校车接送等一系列成本均由园所和政府承担;二是按比率补助同年出生婴幼儿的困难家庭在学前教育和孩子抚养产生的成本;三是政府统一管理,作为国家学前教育建设进步的基础资金,如新婴幼儿园的建设、婴幼儿教师福利待遇的补贴、婴幼儿园基础设施设施地提供、全国不同区域园所的补助等;四是根据当年缴纳资金的比率,作为该家庭资金缴纳者退休时的养老金。
王晓军、任文东(2013)依据《社会保险法》作为规范约束条件,通过精算评估发现国内将来50年之间基本养老金缺口折现总值高达35.3万亿元。刘学良(2014)采取精算评估测算国内公民全口径的养老金缺口,折现到2010年总金额高达57.5万亿元,等于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43%。国内养老金处于着显性和隐性缺口并存,缺口、债务、空账等问题交叉并立的状况,而且伴随年代的推移,青年和老年人的比率会渐渐靠拢,这会使养老金缺口问题进一步扩大,大大加重青年的生活工作重压。但从教育ROI上来看,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早在2004年就是用很多的实验证明:社会公共资金对婴幼儿的ROI是117.07,其中对公共事业的回报率是112.9。当年为婴幼儿缴纳资金的父母,在几十年后都已经成为已经退休,安享晚年的老人,借助学前教育投资上的高利润率将代记账户中的资金按比率作为养老金返还给缴纳者,既能够让国家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学前教育产业的建设与进步,也可以补缺养老金的缺口,降低社会矛盾,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种途径,累进制四税。四税分别指的是遗产税、房地产持有税、金筹资产税和资本利得税。累进制遗产税是指只有超越肯定数额的遗产需要缴税,遗产价值过低无需缴税,遗产价值较低少交税。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当令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1993年12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推行策略》提到开征遗产税;同月的《国务院关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还把遗产税列为地方固定收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提到开征遗产税。国内现在税收方面的法律、政策均没规定对于遗产继承收取遗产税,可能在不久的以后会有相应的规定颁布,但现在是不征收的,因此政府可将遗产税作为学前教育事业进步资金的新来源。
房子持有税,更浅显一些应该称之为房地产累进税,即只须拥有肯定价值以上的房地产按年缴税,缴税的比率也根据房地产价值的提高而提高,拥有较底价值房子的家庭不缴税,拥有较高价值房子的家庭多缴税。
同样,金筹资产税是指个人依据自己持有金筹资产,如股票和债券的多少进行纳税,纳税方法和房子持有税一致,个人持有股票和债券越多纳税则越多。研究者觉得对持有房子和金筹资产的个人或企业免税是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一大弊病。当然假如个人或机构对婴幼儿园或国家学前教育事业投资或建设,那样可以对其实行金筹资产的免税政策,如此可以大大刺激国内学前教育基础建设的进步和进步。
另外,资本利得税是指但凡借助一些金筹资产或不动产等财产如房地产、股票等赚取的价值均需要交税,换句话说但凡不是靠上班工作、创业等行为赚取的均需要缴税,而靠日复1日工作所赚取的少交税甚至可以不缴税。另外,财政部也可以专门发行非流通的定向的学前教育国债,借助4%或5%的高利润利率鼓励社会群众对学前教育的投资。
来自己家里长缴纳和政府征收的税款全部存入代记账户当中,或至少有肯定比率的资金纳入代记账户之中用于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建设。政府也履行自己职责,做学前教育事业资金投入的领头羊和监督者,充分发挥对社会资金的统筹协调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吸纳到学前教育范围中来,规范行业准则规范,使更多的父母和婴幼儿从中受益。
3、结语
只有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婴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才有提高的基本条件,伴随薪酬和福利的提高,婴幼儿教师才会彻底摆脱社会对学前教师的偏见与误会,婴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会随之提升。同时,基于婴幼儿教育工作对教师的特殊需要,婴幼儿教师工作量较多,工作涉及心理、艺术、卫生等各种范围,平时事务烦琐,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心理重压较大等问题,婴幼儿园可以借助充裕的资金带领婴幼儿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加大专业水平和技能,也可以对教师整体或个人依据实质状况和园所标准进行补贴,提高婴幼儿教师工作认可度和幸福感,缓解其职业倦怠感。
总之,当婴幼儿园获得了足够的财政支持,现在国内婴幼儿园和婴幼儿教师进步面临的绝大多数矛盾困境均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和解决,学前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久且良性的建设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