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跨考的小伙伴一直对专业课的复习找不到头绪,下面帮帮为大伙推荐一位跨考学姐的成功复习办法,期望大伙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年之计在于春,经过了一个寒假的考虑和反复的掂量,决定了要考研。我一直都非常自信也非常独立,但在考试报名什么学校和专业上我却犹豫了很长时间。
我一直都是一个自信、自强且在学习上非常独立的女生,可是在考试报名什么学校这件事上却优柔寡断。我本科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个是很冷的学科,而且我本身并不十分喜欢这个专业。但在名校北师大和普通高校河北师范大学之间我不了解该选那个。
学弟学妹们也应该注意,跨专业考研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是最开始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肯定也结合我们的兴趣和实力去选择。
我非常喜欢师范大学的人文环境,而且对教育理论和现在拓展的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改革非常有兴趣,虽然一直以来学的都是社会保障学方面的常识,但将来更想涉及教育方面的研究。
而且大家都了解,考研角逐的残酷性和获胜的不确定性,我一直不喜欢在太重的重压下学习,在心情比较舒畅的状况下,反而能挖掘出更大的潜力。
相对于北师大而言,河北师范大学的角逐毕竟还是小一些。因此,我结合我们的兴趣喜好,小心地综合剖析了自己的实质状况,考察了不少候选院校或专业之间被录取的可能性,选择了河北师范大学。
回望考研路,尽管我选择了一所角逐并非非常激烈的学校,但考研的道路依旧令我感慨万千。回望这条平静之下并不平稳的风雨考研路,我想将我们的亲身领会写下来,给广大的考研学子以帮助。
跨专业考研的最大困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由于大学四年一直是学习本专业,所以对于考试报名专业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真的着手复习之前最好先依据我们的实质状况,纵览全局地拟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最初复习的不久前,我的学习劲头特别大,眉毛胡子一把抓,狠不能把所有些常识一下子都装进我们的脑袋中,可是几天下来,就感觉特别累,而且还感觉无明显的进步,假如任务完不成,还感觉特别沮丧。
考研不是朝夕之功,是一次长跑比赛,需要比较均匀的用力,方能有劲最后冲刺;还是一场没硝烟的战争,需要使用肯定的作战方案,方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我纵览考研整个过程,重新拟定了专业课计划。我把这个考研复习计划概括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全线作战,地毯式轰炸。先查一下去年考试报名学校考试报名专业的考试概要,考试考哪几科。目的是全方位系统地知道教程结构、内容,形成初步常识框架、整体印象,通过训练解决困难程度普通的问题。时间跨度约为3月至6月。
第二步,精雕细刻,重点学会。这是复习非常重要的阶段。大约从6月开始一直到十月左右。在研究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找到考试报名专业的主要考察点,试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复习。
譬如第一大题常见考察硬性常识,记忆和背诵的内容多。而最后几个大题中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挥,主如果看考生对专业常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个阶段到结束时,要在头脑中浮现出要点与要点纵横交织形成的三维网状构造,常识体系要很明朗,条理应十分明确。“其言若出于吾口,其意若出于吾心”。
第三步,固强补弱,查漏补缺。在11月的时候就要到最后冲刺的时刻,对专业课的常识也已经学会的差不多了。
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加大针对性,瞄准考查重点,结合习题,对照考试真题,反复强化,对容易搞混弄错的问题要多开小灶,勤做工作;对那些潜藏在常识夹缝中被忽视的问题要抠出来解决了。这最后一个回合应达到熟练应用层面。
第四步,模拟测试,提升应试技能。这是冲刺阶段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被不少朋友忽略的一环。
和我一块考研的研友,他说当时考试是他当然地觉得题不多,时间充裕,自己不乏考试经验,最后酿成大错,最有一道大题没做,后果当然是被淘汰出局。
模拟练习重在模拟真实考场,对时间,心态都是一个最有价值的提前体验。模拟测试会提升心理素质,使你心平气静,沉着稳重地考试,还会增强思维敏捷度、语言组织能力、书写水平和速度,找到每一科目的最好答卷顺序以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忙而不乱,进而在考试时发挥出正常水平。